長期帶妞妞去復健,裏頭的治療師跟櫃台小姐其實也都認識了,尤其是懷孕後,他們都會關心我的情況,聊聊妞妞今天上課搞笑好玩的事或最近的復健情況。
這次上課老師聊到可以讓孩子自己洗澡的事,讓我興起不如接受老師建議一起洗澡慢慢訓練她獨力完成的念頭。
剛好巧虎這個月的教材是四張浴室防水海報,不同的卡通圖案,蘊含不同方面的教材,有認字,有算數,還有生活觀察,噴完水原本隱藏的答案就會顯現出來。
當晚妞妞一聽到要一起洗澡非常開心,詢問我可不可以帶著海報一起進浴室,然後自己準備換洗衣物,浴巾牙刷。
在整個洗澡的過程中,我觀察她除了洗頭之外,原來什麼事都可以自己來了,自己搓搓身體,自己沖水,
在我打理自己時還對著牆上的巧虎海報認字算數。洗完澡自己穿衣服,吹頭髮梳頭髮,非常自動井然有序,完完全全不需要我操心。
第一次的共浴非常開心順利!
而且時間也節省不少,原本整套洗澡流程幫她完成至少要半小時,若遇到她鬧脾氣或彼此有爭執時間就拖更久,肚子大了幫牠洗澡真是件負擔事,除了蹲不下去,久站也是往往讓我不堪負荷,遑論噴濺得一身濕。
這次共浴後,好處的確不少,孩子獨立了,時間節省了,我也不需再那麼辛苦,小孩每天都期待洗澡時光,不再推拖拉吵著還要玩玩具,孩子開心,我也開心。
晚上跟先生聊到這事,我反倒滿滿的落寞,因為孩子又多了件事不需經我之手,我感到又不再被需要了。
先生安慰我,孩子本來就會有飛出去的一天…
是啊!孩子大了中就會離巢築夢天地,就像我們現在,也離開原生家庭走進屬於自己的生活,只是,我沒想到不知不覺孩子越來越獨立了,接下來她學會搭車,學著社交,和朋友相聚的時間越來越多,我更不敢想像她栽進網路花花世界時,我能還擁有她多少的時間?
我一直停留在她兩三歲非常非常需要我的時候。
「甚麼時候回來?」 是父母最殷切希冀的盼望,
「沒關係,有空再回來就好!」 是父母最落寞的體諒安慰…
不管公公或娘家爸爸媽媽,總會不斷問著,「甚麼時候回來啊?」
如果告知了回去日期,從當下就開始期盼,如果突然無法回去,也會故意說「沒事就別回來了,路途遙遠,不如在家休息」之類這種掩飾自己失望又安慰孩子的話。
這種落寞感對全職媽媽更加強烈!
原本一天二十四小時都黏在一起,打理生活吃飯睡覺,會很累,很煩,甚麼事都無法自由,期盼著小孩上學;到上幼稚園,一天分開八個小時,多了空閒時間,卻心心念念著心頭肉,猜想著在學校好不好,跟同儕相處順不順利........
「完全擁有到漸漸失去」跟「從頭到尾都沒有過」,前者比後者更加失落難以調適,因為曾經是那麼緊密、那麼親密,漸漸地走到最後,那種依附感不再,取而代之的是陌生,是另一群人,是另一個愛她的人陪著她共度餘生,
媽媽退場了。
用盡一生悉心照料的寶貝,媽媽希望妳離開羽翼之後,能有更圓滿幸福的人生。